村级乡村振兴规划实施方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级乡村振兴规划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

村级乡村振兴规划实施方案

村级乡村振兴规划实施方案

 

 乡村教育振兴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部署要求,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1—2025 年)》,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突出教育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引领构建覆盖城乡、普惠共享、公平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聚焦“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目标定位,围绕打造适应本土特点、富有城市本土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样板,坚持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补齐教育短板,提高教育质量,争当全省乡村教育振兴发展排头兵,发挥好教育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服务和长效支撑作用。

 (二)目标任务

 到 2025 年,乡村教育振兴取得重大突破。

 学校布局科学优化。统筹规划农村中小学校及幼儿园,保障学生就近享有有质量的教育。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提高。满足办学规模的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可配置规范化小学,生源数量不足的可只设置低年级部教学点。

 办学条件标准优良。加快推进“薄改”工作,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完善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严格落实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扩大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范围。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推进乡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教师队伍专业优秀。落实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基本均衡,实现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乡村教师结构更加优化。继续实施乡村学校特级教师岗位计划,全面落实农村教师正常待遇。完善职称评聘和培养培训政策,向农村学校适当倾斜。

 校园环境文明优美。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整洁美丽、文明平安。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氛围健康向上。

 教育水平优质均衡。全市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基本消除,乡村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形成鲜明教育特色。

 二、重点任务

 (一)统筹加强乡村学校建设,实施好“花园”达标计划

 一是学校布局达标。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2021—2030年)》,合理布局乡村学校、幼儿园。农村留守儿童集中、确有需要的地方应适当设立乡镇寄宿制小学或提供寄宿条件。学校撤并由县级人民政府按照“科学评估、应留必留、先建后撤、积极稳妥”的原则从严掌握,统筹考虑教育教学实际、群众意愿和家庭经济负担,严格履行撤并

 方案制订、论证、公示等程序,坚决防止因为学校撤并导致学生上学困难甚至辍学、失学。做好乡村学校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撤并后的闲置中小学校舍应主要用于发展学前教育。

 二是办学条件达标。教育投入优先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并根据需要安排相应资金用于办学条件保障。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重点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补齐两类学校短板,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科学规划农村寄宿制学校容量,满足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住校的实际需求。全面开展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摸底排查,按照《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文件要求以及“一校一案”原则,清查实验室、专用教室、运动场、图书、教室采光和照明、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等教学设施设备,优化乡村学校服务能力。实施乡村幼儿园建设与提升工程,重点保障好教育教学设备、玩教具以及图书等设施设备,提升乡村幼儿园办园条件。严格落实《省学校安全条例》,全面落实专职保安员配备、校园封闭化管理、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确保校园安全水平达标升级。建立健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制度、校园安全事(案)件案例分析制度等,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化解能力,遏制各类安全事故(案件)发生。

 三是信息化水平达标。改善乡村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学校宽带网络接入率达到 100%,出口带宽达到 100Mbps 以上,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级普及率达到 100%,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班班通。加强同步课堂建设及应用,2025 年底实现乡村学校同步课堂全覆盖,通过同步课堂模式开展教学、教研等活动,共享县域内优质教学资源。推

 进城市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县域内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继续开展教师在线学习活动,组建学科专家团队,对乡村学校教师网络课程学习、研讨交流等线上研修进行帮扶指导,提升网络培训质量。举办教育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信息素养。

 四是教学质量达标。加强城乡协作、以城带乡,推行城区学校和乡村学校一体办学、协同发展、综合考评。城镇学校和乡村学校采取建立联盟等方式,建立共同发展、资源共享等机制,构建城乡区域性教师发展共同体,发挥城镇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区域教研机制,丰富区域教研内容,改进区域教研评价办法。健全教研责任区制度,市教研员定点联系乡村学校,每名县教研员包扶 1 所以上乡村学校,带动乡村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乡村学校课程建设的指导,大力开发和建设适合乡村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二)整体提升乡村教师素质,实施好“园丁”变身计划

 一是数量变多。实施好乡村教师配备工程,加大乡村教师补充力度,各县(市、区)以农村义务教育学区为单位,全面测算乡村短缺学科教师现状,逐步补齐乡村学校短缺学科教师。落实公费师范生培养机制和委托高校培养师范生制度。统筹城乡教师配置,推动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每年不低于应交流数的 10%。新入职教师优先安排到乡村学校任教,优先保障偏远乡村学校师资需求,以县(市、区)为单位确定新入职教师服务乡村学校的范围和年限。要为寄宿制学校配备必要的宿管、

 食堂、安保、卫生等服务保障人员。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按规定保障乡镇中心幼儿园、符合规定的公办中小学附属幼儿园纳入机构编制管理,按标准核定人员编制,现有编制总量确实无法满足的县(市、区),积极探索对乡镇中心幼儿园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参照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确定人员控制总量,及时为乡镇中心幼儿园补充教师。

 二是素质变高。实施好乡村校长(园长)培养工程,制定校长三年培养计划,采取集中研修、专题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和培训一批品德高尚、信念坚定、理念先进、治校有方的乡村校长(园长)队伍。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要选优配强乡村学校校长(园长)队伍,进一步加强校长(园长)后备人才库建设,加大城乡学校校长交流力度。充分保障和落实乡村学校校长(园长)在经费使用、选人用人、教学教研等方面的自主权。实施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工程,两年内将乡村中小学校长轮训一遍。实施好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加强教师培训支持体系建设,实施送教下乡培训计划,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校长跟岗研修基地。实施乡村学校特级教师岗位计划,每个学区设立 1 个特级教师岗位,聘期内享受每月 300 元的特级教师待遇,由县级财政予以保障。

 三是待遇变好。全面落实乡镇工作补贴政策,并向艰苦偏远乡镇教师倾斜,加大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力度,增强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支持县域内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落实支教教师乡镇工作补贴、交通补助等政策。依托社会公益组织,设立城市市乡村教师关爱基金,资助乡村特困教师。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健全完善面向乡镇乡

 村的基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在各级各类培训中乡村教师要单设比例。在表彰奖励方面对乡村教师给予倾斜。

 (三)全面保障乡村学生权利,实施好“幼苗”养护计划

 一是养护特殊“幼苗”。实施特殊儿童少年关爱服务计划,完善控辍保学部门联动机制,重点保障农村残疾儿童、特困家庭儿童、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加强特殊群体教育关爱服务,建成一批特殊群体关爱学校,学生食宿和学校运行经费给予优先支持;支持接收 5 名及以上残疾儿童的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建立随班就读资源教室,配备专兼职资源教师。加大建设力度,2025 年底前实现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室全覆盖。

 二是家校协同“育苗”。实施好家校协同共育计划,发挥学校作为乡村文化中心的重要功能,积极参与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备条件的学校要面向村民开放教育教学设施,传播科学知识、推进非遗文化传承、倡导现代生活方式。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教育孩子,带动家庭,影响社会,通过良好校风,引领树立良好家风民风。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落实家校(园)共育乡村学校种子教师万人培育计划,组织开展全员家访,教育、帮助家长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增强家庭教育本领。

 三、保障措施

 (一)保障人员到位完善领导机制,强化责任担当。

 各县(市、区)要把实施乡村教育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办好乡村学校、幼儿园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和相关部门年度任务,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工作协同推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要强化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成立乡村教育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研究重大政策,审议重大工程,确定重大计划,推进重大行动。各相关单位、学校选拔一批政治素养硬、专业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专责对接乡村教育振兴事宜,对做出实绩的优先提拔评聘,确保职责到人、工作到位。

 (二)保障资金到位严格落实县级政府财政投入主体责任,坚持财政投入向薄弱地区、乡村学校、弱势群体倾斜。

 加大对中小规模学校的经费支持力度,对农村不足 100 人的规模较小学校,按 100 人核定公用经费;对农村超过 100 人不足 200 人的规模较小学校,按 200 人核定公用经费。乡村学校、幼儿园安保、生活服务等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所需资金从地方财政预算中统筹安排。严格落实乡村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补助经费标准。

 (三)保障督导到位健全督导考核评价机制。

 将乡村教育振兴实施成效纳入县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年度绩效考评内容,将乡村学校纳入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查评价范围,并加大对乡村学校的优质均衡督导评估力度。根据行政区域内学校布局和规模等情况,原则上按 1 人负责 5 所左右中小学、幼儿园的标准配齐配强责

 任督学,积极履行督学职责,落实常态督导,督促中小学、幼儿园规范办学行为。

 (四)保障服务到位一是协调给力。

 协调各部门按照职责,对乡村教育振兴在人员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协调社会各方,调动退休名师、志愿者等有效资源和社会力量,开展乡村学校志愿服务。通过协同配合,形成乡村教育振兴工作合力,确保中央和省、市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二是宣传得力。强化组织动员,广泛宣传解读乡村教育振兴战略规划和重要作用,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典型示范引领,及时总结推广乡村教育振兴先进经验、先进做法,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树立鲜明导向,推动乡村教育振兴有样可依、有序进行。

村级乡村振兴规划实施方案

 

 中共南充市高坪区溪头乡委员会 关于创建乡村振兴战略示范乡镇的实施方案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 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我乡结合 “打造中国甜橙之乡核心区,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建设醉美橙香 ·绿色溪头 ”的发展理念, 抢抓机遇, 自我加压, 努力创建乡村振兴示范乡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 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为创建乡村振兴战略示范乡镇提供强有力的理论 支撑、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二、工作重点 坚持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均衡发展的原则,以利光村、玛 瑙村、红光村作为贫困村示范点,合力村作为非贫困村示范 点,优先打造,率先示范,作为样板在全乡推广。

 三、工作举措 着力产业兴旺,在园区品牌上取得突破。一是园区提档 升级。在园区现有的基础条件上,对园区进行更加科学的配 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管护水平,提升园区整体形象。

 二是树立柑橘品牌。充分挖掘柑橘的使用价值,丰富柑橘种 类,延伸柑橘产业链,做大做强柑橘品牌。目前,溪头柑桔 品牌 “本味农业,果橙一号 ”远近闻名。三是扩宽销售渠道。

 利用 “互联网 + +”的电商销售模式,拓展销售渠道,组建营销 队伍,每个村设立柑橘经纪人。与当当网和移动 “和小宝 ”农 村电商平台签约合作,通过网络进行柑橘销售。

 着力生态宜居,在环境保护上取得突破。习近平总书记 在十九大中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是要加 大宣传。充分利用广播村村响、干部入户走访,加大对群众 环境保护有关的宣传, 使群众牢固树立“爱护环境、 人人有责” 的环保意识。二是要加强管理。将严格管控区域内砖厂等, 注重保持公路沿线的清洁卫生、群众房前屋后的干净整洁, 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三是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利光村 以 “醉美橙香,花果利光 ”为目标,确定了 “三区、四景、五 湖、六院 ”(柑桔早熟区、中熟区、晚熟区等 3 3 区;果州之 源、果海云亭、白鹤展翅、玛瑙出水等 4 4 景;白鹤湖、莲花 湖、烟霞湖等 5 5 湖;橙香人家、荷花人家等 6 6 个院落)的规 划定位。

 着力乡风文明,在干群关系上取得突破。一是开展感恩 教育。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 QQ 群、微信群等开展溪 头乡党委政府向溪头人民汇报。二是开展 “四大家庭 “评比活 动。每月开展一次孝老敬亲家庭、勤劳致富家庭、庭院净美 家庭、 脱贫志强家庭评比。

 三是做到三个 “马上 ”,“马上到 ”:

 群众有呼求,要求干部 10 分钟到现场解决。

 “马上办 ”:只 要符合政策条件,干部要马上办理,做到 “群众动嘴,干部 跑腿 ”。“马上改 ”:工作中有失误、错误,只要群众提出了, 就要马上改正,庚即整改。不仅让群众知荣辱、讲正气、作

 奉献,还融洽了干群关系,增进了干部和群众的感情。营造 风清气正、团结友爱、向上向善的良好乡风氛围。

 着力治理有效, 在依法治理上取得突破。

 一是加大宣传。

 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加大对干部、群众的法 制知识宣传,制作宣传单、在主要路口和人群集中地悬挂宣 传标语,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干部依法行政、群众依 法办事。二是加强平安建设。大力开展扫黑除恶、红袖标巡 逻执勤等活动,着重打击村霸黑恶势力。有效保障我乡群众 生命和财产安全,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着力生活富裕,在增收致富上取得突破。一是建立贫困 户优先入园务工、 “1 631 利”益分红、产业周转金和小额信用 贷款入股分红、返包管理、托养托管、 “飞地扶贫 ”模式等 6 6

 种利益联结机制。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 3.1 万亩现 代农业园区的规模、品牌、科技叠加优势,致力打造 “橙花 节”、甜橙 “采摘节 ”和 “果州源 ”旅游品牌,提升旅游竞争力 , ,

 将园区变景区、果园变公园、果品变礼品。在已有 7 7 家农家 乐的基础上,新增 15 家农家乐,达到 22 家,进一步夯实旅 游发展基础,扩大游客容纳量。三是打造 “醉美橙香,花果 利光 ”—果州源旅游区,充分依托我乡柑橘产业优势,做大 做强柑橘品牌, 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 现已成功创建 “ 3A” 景区。

 2018 年,预计我乡群众纯收入将达到 1 1 万元以上; 2019

 年,群众纯收入预计将达到 1.2 万以上; 2020 年,群众纯收 入预计将达到 1.5 万元以上。

村级乡村振兴规划实施方案

 

 村级乡村振兴规划

 1 2021 年乡村振兴工作规划

 XX 省 XX 县 XX 镇 XX 河村 乡村振兴规划 (2021 年—2025 年)

 XX 县 XX 镇 XX 河村规划组 二零二一年二月 规划编制说明 本规划是在县乡村振兴局和镇乡村振兴规划组的指导下,在 XX 镇党委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 XX 河村规划小组和村民代表经过反复民主协商和讨论形成的,本规划将上报镇政府,并上报县乡村振兴局,经审查通过后付诸实施。

 本规划的编制是村民直接参与分析和决策,是一个反映民意,符合实际的规划,是落实中央乡村振兴工作会议确立的以村为基础,乡村振兴到村到户这一基本原则的具体实践。

 此规划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规划,要随着困难村发展的状况、市场的变化以及困难群体意愿的变化进行不断调整。

 目 录 第一部分 村基本情况及困难现状分析 第二部分 村级乡村振兴的指导思想与具体目标 第三部分 村级乡村振兴规划的项目体系 第四部分 村级乡村振兴规划的支持体系 第五部分 村级乡村振兴规划的资金预算 第六部分 村级乡村振兴工作计划一览表 第七部分 村级乡村振兴规划的实施体系 第八部分 村级乡村振兴规划的监测体系 一、 XX 河村基本情况及困难现状分析 XX 河村位于 VV 水库上游,XX 镇西部山区,全村辖 26 个村民组,574 户,2200 人,村域面积 26. 7 平方公里,山场面积约 31000 亩,人均 14 亩,耕地面积 1669 亩,人均 0.76 亩。由于地理条件限制,人口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田水利建设薄弱,人居环境也相对脆弱。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乡村振兴力度的加大,外出劳力的增加,农业

 产业化的深入,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人民生活达到逐步改善,脱贫改貌取得一定成效,XX 河村小集镇日趋繁荣,但全村仍有 130 户425 人未摆脱困难,其中特困户 85 户,266 人,十一五期间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随着农村现代化的发展,XX 河村越显闭塞落后,经济发展滞缓,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养业,但形不成规模气候,脱贫致富仍需加大努力。目前,人均口粮不足 300 斤,且不平均,人均家禽饲养量不足 10 只,牲猪户均不足一头,打工收入,人均 400 元,全村年人均纯收入 2100 元。

 由于该村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交通、设施不配套,抗旱形同虚设,大部分水田,靠天供给,收成极不稳定,甚至人畜用水也得不到保障。

 该村由于位置较偏,且经济落后,初级中学及高中设置较远,加之生活困难,少数学生小学毕业即辍学,大多数学初中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继续升学,造成整体文化素质低,产业化进程缓慢,就外出打工来说,也主要是卖苦力,收入极不 稳定。另外,距县城及中心镇较远,仅有一所个体卫生院,缺医少药,农民看病难,相当部分因治疗不及时而死亡。

 根据上述情况,就 XX 河村在 2021 年-2025 年期间,如何发展生产,摆脱困难,镇乡村振兴协会,会同村乡村振兴规划小组,分析了现状,规划了未来。

 二、XX 河村乡村振兴指导思想与具体目标 为摆脱困难,规划组确定的总体指导思想是:XX 河村抓住新时期乡村振兴的机遇,充分把握和利用好国家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在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的同时,结合村情,发挥优势,自力更生,利用资源,挖掘潜力,

 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规划的基础上,落实乡村振兴措施,改变面貌,2021 年-2025 年期间内,使村貌改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按照中央新的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到村、措施到户”的原则,充分尊重困难群体的脱贫需求和意愿,做到农户参与的“扶真贫”、“真乡村振兴”的方式,将乡村振兴措施统一落实到户,根据我村的困难现状及对未来脱贫目标的分析,经过镇乡村振兴协会及村乡村振兴规划组共同探讨规划,确定今后发展目标如下:

 (一)长期发展目标 XX 河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小集镇建设,形成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加强农户自身经济发展,提高农户生活水平,资源和环境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发挥镇、乡结合的边区优势, 加大集镇建设,增加集镇人口,把 XX 河村建设成边贸重镇,繁荣边贸经济,使 XX 河村成为 XX 县 XX 镇西南部一颗耀眼的明珠。

 具体指标是:

 2025 年以后,全村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农户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五保户”、“保障户”生活稳定,居住条件改善,农户逐步实现小康,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合理开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二)规划期目标 XX 河村困难户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

 具体指标:

 2025 年底,在乡村振兴政策稳定的条件下,各级思想一致,资金扶持到位的前提下,力争做到:

 1、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满足农户生活的基本要求。

 2、困难及特困人口生活稳定有保障。

 3、居住条件改善,困难户能住上砖混结构住房,大部分农户入住楼房。

 4、义务教育和就医有保障。

 5、人均年现金收入由现在 8000 元增加到 22000 元,人均纯收入由现在 6100 增加到 27000 元。

 (三)具体目标 为实现长期和规划期目标,我村在未来五年中实现具体目标如下:

 1、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具体指标是:XX 河村主干道和组主干道晴雨畅通; 1184 余亩水田旱涝保收; 实现集镇 100 户自来水,农村进行改水改厕,提高有线电视、电话覆盖面,改善教学条件,消灭危房。

 2、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单位产量。

 具体指标是:至 2025 年粮食单产由现在的 400 公斤增加到 600公斤,增加产量,提高收入。

 3、实施产业化综合开发,增强农业后劲,控制返贫。

 具体指标是:利用荒山、荒坡资源,栽桑打茶,栽栗,对现有板栗实行低产改造,产业化收入由目前人均 10000 元提高到 30000元。

 4、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 具体指标是:养殖业收入由目前人均 5000 元,提高到人均 10650 元。

 5、非农收入增加 具体指标是:非农收入由现在人均 6000 元,增加到 20800 元,外出打工人员提高技术含量。

 三、XX 河村乡村振兴规划的项目体系 村两委、村乡村振兴规划小组及村民代表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分析困难原因及现状后,总结认为困难直接原因是地处偏僻,基础设施落后,粮食自给不足,长效经济作物少,养殖业零星不规模,非农收入少等方面,针对上

 述情况,大家认为要消除困难,过上富裕生活在今后五年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优势,增加农户收入。

 (一)基础设施建设 1、村组公路建设。

 村内到组 7 条主干道拓宽 5 米铺设路面 20 公里,主要交通要道架人行桥 3 座。保证晴雨通车,交通方便。

 2、水利设施。

 由于受“7.26”洪灾影响,多处水利设施被毁,为改变状况,实现旱涝保收,计划对被毁堰坝进行恢复、加固,对水库加固增容,修复废弃的灌溉渠,实现晴能抗旱,涝能防洪。

 3、改水改厕工程 由于农村习惯,目前仍有农户饮河水、塘水,厕所不卫生、公害大,引发各种疾病,造成因病返贫,计划对小集镇兴修自来水,使自来水用户达 200 户,农村挖深井、建蓄水池、饮卫生水,将厕所改建为化粪池,卫生方便,使卫生环境大大改善,控制疾病流行。

 4、改造校舍危房 XX 河村中心小学仅有教学楼一座,师生住宿困难,拟建宿舍 10 间,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5、提高电视覆盖率。

 有线电视至今未开通,并提高有线电视覆盖率,增加家民对信息的需求。

 (二)增加农户收入措施 针对全村困难状况的分析,认识到我村困难原因是农户生 产规模小,商品率低,未发挥集镇优势,因此,我村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形成 2-3 项优势的支柱产业,每户要有 1-2 项增收项目。

 1、提高养殖业收入。

 我村养殖业基本是空白,主要是缺资金、缺技术,发挥大户带动效应,实现户均养鸡 30 只,鸭 20 只,猪 2 头,同时扶助养牛、养羊大户 20 户,实现养殖业年收入人均 400 元。

 2、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增强农业后劲。

 利用丘岗、荒坡、旱地、栽桑、打茶、栽板栗,发展长效经济农业,对现有 100 亩板栗园嫁接剪枝,提高产量。

 3、提高非农收入 利用边区小集镇优势,引导剩余劳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扩大集镇规模过程,带动三产发展,对集镇统一规划扩建,形成规模,计划建设一条商业街,集镇商户由现在 15 户增加到 2025 年的 50 户,二、三产业收入由现在的人均 100 元增加到800 元,同时有条件地举办技术培训班,输出高素质务工人员,提高打工收入,全村人均达 800 元。

 四、XX 河村乡村振兴规划的支持体系 XX 河村的乡村振兴工作,在立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加快脱贫步伐,但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发展资金的缺乏,需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支持,外部力量的授助,更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帮助,在基础设施方面,我们希望得到财政资金,以工代赈和一些项目资金的支持; 在 创收活动方面,我们需要乡村振兴资金,贴息贷款等支持; 在农业综合开发和种养业上,希望通过政府组织扶持,自主经营,滚动发展,另外还需请有关部门给予技术、信息等方方面面的支持,本规划的实施,将使我村经济再上一个台阶,使困难户脱贫,全村受益。

 五、XX 河村乡村振兴规划的资金预算 乡村振兴工作,在群众参与及可行性分析基础上,分类负责,一是基础设施,经测算,五

 项基础设施计需投资 97 万元,群众筹劳折 24.5 万元,外部投入72.5 万元。二是发展生产创收上,种养业需投资 60 万元,自筹14.3 万元,外部投入 45.7 万元。计划总投资 157 万元 。

 六、乡村振兴项目一览表 经过充分讨论、论证、参考多方面因素,确定我村逐年实施项目以及实施进度(见附表一、二)。

 七、XX 河村乡村振兴规划的实施体系 村成立规划实施小组由村委会成员、镇驻村干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困难农户代表约 8人组成,按照乡村振兴项目进度确定,参照季节历逐年逐项加以落实,积极寻求协调外部支持,寻求引导农户广泛参与,规划实施小组要做到明确分工,具体负责,对项目的启动、实施和后续管理要做到有始有终,定期向全体村民公布项目的实施情况,对在实施过程中的变数,要充分征求困难农户的意愿作适时的调整充实。

 (一)建立村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实施的组织体系 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为核心,由各村小组代表组成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按照所要实施的项目在各村小组组建村民互助小组,建立起规划实施的组织体系。村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动员我村村民进行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将按照总体负责、监测统计、服务培训等功能进行分工。

 村民代表会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予以完善,充分发挥他们在村组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参与村规划的讨论、决策、监督规划的实施。

 (二)制订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 按照县规划办批复的项目内容和规划要求,邀请镇有关技术人员帮助村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在村民的积极参与下,对各个项目的实施进行详细的研究,制订详细的项

 目实施计划,使项目能在最节省资源、资金、劳力的条件下得以实施。

 (三)按照最困难农户最优先的原则将项目落实到农户 村乡村振兴规划领导小组将根据规划的要求以及规划期各类农户参与项目的意向和要求,本着最困难农户最优先的原则,将项目落实到农户,项目落实后,要与户签署项目执行协议,并同时成立村民监督小组,用于保障项目资金分配的公平。监督小组有权向县乡村振兴局反映任何在项目资金分配中的不正之风,以确保乡村振兴的资源流向困难群体。

 八、村级乡村振兴规划的监测体系 监督与评估是村级乡村振兴规划实施中最为重要的管理 内容,是确保乡村振兴到户的关键,通过农户参与的监测与评估,才能确保乡村振兴发展不偏离为困难人口服务的方向:

 1、成立村规划监督小组:由村干部、各类农户代表组成。

 2、确定监测指标:充分利用农户自己可以记录掌握的指标参数。

 3、选取 20%的农户随机抽样调查,监测评估政策落实情况及项目进展效益成果。对重点项目选派村民代表参加跟踪管理。

 4、将监测情况定期向村两委及村乡村振兴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汇报,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布,以便于对项目实施情况及成果作出定性与定量分析。

 建立农户和村级脱贫致富的监测体系的具体方法是:所有农户分类归档,农户监测每年进行一次,根据规划设计的表格,进行统计和汇总。监测表由农户自行填写、统计,监督人员负责汇总。(附表三、四)

 编号 项目类型 项目内容 数量 单位投资 (元)

 总投资 (万元) 项目资金 (万元)

 自筹(万元) 备注 1 基础设施

 修组级路 7 条 10 万 70 50 20 修塘渠 1000 米 40 4 2.5 1.5 农户引用 水工程 100 户 300 3 2 1 建校舍 10 间 1 万 10 10 通电话 100 户 1000 10 8 2 小计 97 72.5 24.5 2 林业 板栗嫁接 500 100 5 4 1 次生林开发 200 亩 300 6 4 2 技术培训 5 2000 1 0.8 0.2 小计 12 8.8 3.2 3 种植业 水稻改良 500 亩 100 5 4 1 药材 100 亩 1000 10 8 2 技术培训 5 次 2000 1 0.8 0.2 小计 16 12.8 3.2 4 养殖业 养羊 10 户 1 万 10 8 2 养牛 10 户 1 万 10 8 2 养猪 5 户 1 万 5 4 1 技术培训 10 次 2000 2 1.5 0.5 小计 27 21.5 5.5 5 加工业 名优茶加工 2 家 1 万 2 1 1 毛竹加工 1 家 2万 2 1 1 技术培训 5 次 2000 1 0.6 0.4 小计 5 2.6 2.4 合计 157 118.2 38.8 XX 河村村级乡村振兴项目一览表(表一)

 XX 河村村级乡村振兴规划项目进度一览表(表二)

 项目 执行时间(年季)

 负责人 2021 年 2009 年 2025 年 修路 储成生 修塘引水渠 邵文杰 农户引用水工程 金从义 通电话线 金桂林 有机茶 储诚生 次生林开发 金从义 板栗 邵文杰 建校舍 储成生 名优茶加工 金桂林 毛竹加工 邵文杰 养牛、羊 金桂林 养猪 黎凤 XX 河村村级整体发展状况监测表(表三)

 监测指标 第一年末 第二年末 第五年末 年人均现金收入

  年人均粮食产量

  村组通路率

  人畜饮水状况

  受教育程度

  农户监测表(表四)

 农户姓名 监测指标 第一年末 第二年末 第五年末 效益监测 年人均现金收入

  年人均粮食产量

  住房状况

  子女受教育程度

  项目监测 项目内容

  数量

  项目收入

村级乡村振兴规划实施方案

 

 相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

 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相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 (

 2 2 月 月 0 20 日)

  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中发〔 〕1 号)精神,结合本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本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领导,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把处理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建立健全城镇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建设,以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方法,切实抓好农村基础产业、基础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基层组织建设,加紧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建设农业强省,推进农业全方面升级、农村全方面进步、农民全方面发展,谱写湖北乡村振兴新篇章。

  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关键进展、走在中部前列,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础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显著提升,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深入缩小;富美乡村建设全方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镇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小康社会全方面建成;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深入完善。

  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升,相对贫困深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镇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实现,城镇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愈加完善;乡风文明达成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愈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富美乡村基础实现。

  到 2050 年,乡村全方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方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强省全方面建成。

  二、加紧推进农业强省建设

  坚持质量强农,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紧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1.实施质量强农战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紧农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实施荆楚农优品工程。整合区域农业资源,着力打造 10 个荆楚农优品区域公共品牌、50 个企业品牌和 200 个产品品牌。大力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计划,建设双低油菜生产保护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设一批精品果园、生态茶园、放心菜园、道地药园和现代烟草基地。优化养殖业空间布局,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推广按户连片耕种、稻田综合种养等模式。加紧发展现代高效林业。完善标准体系,健全监管体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切实发挥农垦在质量强农中带动引领作用。

  2.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加紧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效区、关键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推进农村水利关键工程建设,加紧推进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水利“补

 短板”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机农艺农事农信融合发展。加强农林水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做好“三农”气象保障服务。

  3.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农业多功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经过多个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加紧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实施农村电商工程,到 2020 年底实现快递物流、村级电商服务站点村村全覆盖,努力争取每个县建成 1 个电商产业园、培育 1 个以上电商小镇、10 个电商特色村,全省农村电商销售额过千亿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精品旅游名镇名村和乡村旅游目标地。支持供销、邮政、快递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

  4.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实施农业科技工程,加紧建设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深化农业科技结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改革,到 2020 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成 60%。围绕优质农产品,提升种业创新和保障能力,培育 10 个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创新基地。深入推进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健全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推进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融合发展。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三、着力建设富美乡村

  坚持绿色发展,改善农村环境,重塑乡村文明,完善乡村治理,缩小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5.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实施荆楚富美乡村建设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乡村生态系统保护。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到 2020 年完成正确灭荒 200 万亩。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改。编制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改行动方案,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实现乡镇生活污水治理 3 年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推进“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到 2020 年全省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成 100%。全方面推行河湖长制。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有机肥替换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严格环境监察,落实县乡两级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6.繁荣农村文化。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关键价值观。实施文化兴盛工程。充足挖掘荆楚文化,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古树、民俗、农业遗址等遗产。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每个乡镇建设1 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每个村建设 1 个文化活动室,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连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破除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究排场等陈规陋习。

  7.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实施“红色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全方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微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发挥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用,方便农民群众办事。探索村“基层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治理模式。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继续全方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经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推进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完善农村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基层服务和管理精细化、正确化。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主动作用。继续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础单元村民自治试点。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合理确定红白喜事消

 费标准、办事规模。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提升农民法治素养。建设平安乡村,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题斗争,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大力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

  8.打好正确脱贫攻坚战。实施正确扶贫工程,瞄准贫困人口正确帮扶。连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域资金项目、金融支持力度。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强化造血功效。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帮扶贫困地域和贫困家庭。坚持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扶贫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责任制。将 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集中力量处理突出作风问题。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题治理。加强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落实召回制度。

  9.多路径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促进三年行动计划和农家乐创业扶持项目。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大力发展多个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经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个形式参与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经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路径,让农民广泛参与其中取得更多增值收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村低收入者收入,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四、大力推进城镇融合发展

  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进形成工农互促、城镇互补、全方面融合、共同繁荣新型城镇关系。

  10.大力实施“三乡”工程。推进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和农村资源有效对接,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探索适合各地实际发展模式。引导“三乡”主体和村集体、农民开展股份、租赁、流转等合作发展,兼顾各方利益,保护农民权益。打好“政策牌”“政治牌”“亲情牌”“特色牌”,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努力争取 3 年内推进 100 万市民下乡、吸引 10 万能人回乡、引进 1 万个企业兴乡。省级筹措资金,对“三乡”工程建设优异县市给奖补支持。

  11.推进城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方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连续 3 年每十二个月建成 1 万公里农村路,推进农村公路向进村入户延伸,探索自然村、组公路管养机制。加紧新一轮农村电网建造和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实施“气化乡镇”工程。连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努力争取到 2020 年处理全省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准期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推进光纤宽带向自然村延伸,加紧农村地域宽带网络和 4G 网络覆盖步伐,开发适应“三农”特色信息产品和服务。

  12.建立健全城镇一体公共服务体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落实统一城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优化乡村学校布局,全方面改善微弱学校基础办学条件。推进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学前教育,到 2020 年每个村建成 1 所幼稚园。落实省级统筹农村义务教育老师补充机制,加强城镇老师培训交流,优化农村老师队伍结构。完善基础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策,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改善条件,加强乡村医生培养,提升服务水平。实施“湖北社保共享计划”,完善统一城镇居民基础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巩固城镇居民医保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完善城镇居民基础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城镇居民基础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政策。支持有条件、有意愿、在城镇有稳定就业和住所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有序落户,依法享受城镇公共服务,并全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动态化、精细化管理工作,把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13.引导人才支持乡村振兴。支持高校、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资源,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制订在大专院校为乡镇农技机构定向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政策。全方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关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激励大学生到乡村和企业实习实训。激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加强对下乡组织和人员管理服务。

 五、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坚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关键,着力推进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14.巩固和完善农村基础经营制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政策。建立完善全省农村承包地信息应用平台。全方面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完善承包权有偿退出和经营权抵押担保机制。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15.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方面完成房地一体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落实宅基地全部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全部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出台支持乡村振兴土地利用政策。

  16.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方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集体组员身份确定,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挥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领导关键作用,预防内部少数人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集体资产。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探索将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折股量化为村级集体持有或参与经营分红。加紧建立全省统一联网农村产权交易体系。

  17.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加紧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赔偿机制。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农垦改革等。推进实施粮食收储制度改革。

  六、强化乡村振兴组织领...

村级乡村振兴规划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实施方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9 年乡村振兴在我镇全面实施以来,创建了一批市、县示范村,各村(社区)在乡村振兴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在我镇的落实落细,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紧跟县委、县政府“强园富县、优二兴三、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总体要求和全面深化“二次创业”,突出打好“三大攻坚战”等系列战略部署,切实强化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组织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镇各党组织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

 (二)坚持产业优先发展。始终把产业发展摆在乡村振兴的突出位置,围绕优化供给、提质增效、促农增收目标,加强政府支持引导,打造高品质、有市场、能富民的特色产业,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坚持因地制宜推进。立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人文景观和品牌形象,科学把握村组的差异性和社会发展走势变化,按照“北工南农”的总体布局,根据各村的经济基础、区位、历史特色等要素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

 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三、年度任务

 (一)强化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工作理念,扎实推进“党建+五零”建设,积极寻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努力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争取 20XX 年实现 9 个村(社区)完成党建“五零”工作目标。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加强乡村振兴相关文件政策的学习,做到入心入脑。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五零”建设为目标,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扎实推动基层党组织“五化五星”建设,以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不断创新党员教育形式。建立“五零”问题清单,确定建设目标,落实党员联户责任制、网格管理责任制,打造可看、可讲、可复制“五零”示范点。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村级运行调研,大力培养后备干部,为换届奠定基础。通过选优送训、搭建平台等举措,打造素质优、业务精、水平高、敢担当的干部队伍。开办“农民课堂”,从农业技能、文明礼仪、传统文化、经营理念、创业经验等方面对农民开展培训,吸收新型职业农民加入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四是促进乡风文明。深化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提升

 镇村文明程度;积极落实“七个倡导”和“十个一”的要求,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塑造文明乡风。

 (二)建设示范片区,打造创建样板。20XX 年,全镇要整合各级各部门的项目资金,花大力气打造建设好金洲浏阳河片区,梅花大园蒋家-五福金银坝走廊、印山湖片区、阳雀三字墙片区、肖排金甲水库片区、金洲村美丽屋场等乡村振兴先行示范片区。一是市县示范村作为示范片区的建设主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谋划、积极争取各项资金,集中力量建设。二是生态环保办要牵头落实示范片垃圾分类减量任务。三是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要牵头落实示范片空心房整治清零,做到示范片“无乱搭乱建、无乱堆乱放、无占道经营”,建设好肖排片区Y243 线拓宽提质、阳雀-五福联络线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牵头将镇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奖补资金全部投入示范片区建设,重点针对美丽屋场进行打造,综合小微水体示范资金,优化示范片区水环境。其他部门相关资金也要向示范区倾斜,集中力量打造,形成带动效应。

 (三)构建校地合作,推动科技强农。充分发挥江背的地域优势和农大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强强联合推动校地合作,助推乡村振兴。一是培训农业人才。协调湖南农大分期对镇村干部进行环境美学、园林设计、农村发展、农业项目、动物科技等内容进行培训,给予一定数量学历提升计划。二是助推农业

 企业发展。盘活镇内农业企业资源,承接农大培训项目。聚焦现代农业品质提升,推动湖南农大同我镇现代农业企业达成战略协议,对现代农业企业规划发展、技术革新、人才培育等方面给予指导。三是发挥土地资源优势。盘活既有耕地,提升利用率,充分利用镇内耕地资源优势,为农大农业课题、教育基地、和实训基地提供耕地资源。四是深度研究和推进乡村振兴。农大主导成立研究课题组。课题组全程参与的乡村振兴的规划指导、问题的调查研究、成果的提炼和发布。选定一到两个示范点(或示范村),提供全方位的智库服务。

 (四)聚焦产业发展,强化示范带动。产业兴则乡村兴。一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经济发展办要牵头盘活镇内闲置资产、土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结合以商招商、腾笼换鸟引进优势产业,带动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二是多方共同努力,提升集体收益。引导村(社区)把资产与资源、资源与市场、市场与服务整合起来,推广“盘活+入股”、“流转+服务”、“筑巢+引凤”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益。鼓励符合条件的村在不违背上级精神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积极探索发展物业经济、服务经济等模式,落实土地增减挂钩取得城乡建设用地节余指标提升村集体收入,20XX 年集体收入超过 20 万元的村(社区)占比要大于 85%。三是推动农业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拓宽农业项目招商引资渠道,加强农业产业链空位的招商,延伸产业

 链,逐步形成流转、生产(种养)、供应、销售、配送完善的产业链。推动湖南望家欢供应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与种养殖农户有机衔接,发展订单式农业,提升农户抗风险能力和农业效益。四是加强文化挖掘,推动文旅结合。党政办要牵头指导金洲村、肖排村、印山村、江背社区、阳雀新村、特立村、梅花社区等有基础的村集体结合当地人文景观、田园风貌及山水形胜等资源,融合农事体验等特色农业生产活动,发展乡村旅游。

 (五)美化人居环境,建设宜居乡村。强化农村“五治”,全面深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强化垃圾分类。实现集镇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全覆盖,全年要回收低值可回收物 924 吨,回收有害垃圾 12 吨。二是推动厕所革命。完成年内厕所无害化改造县级下达的工作计划,实现所有厕所改造成卫生厕所。三是落实“河湖长制”。加强小微水体日常管护,落实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居住区污水管网建设等各项治水任务,保证镇内河湖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四是严格农村房屋治理。加强对空心房和违章建筑巡查监管、整治力度,加快老旧房屋腾退进度,全面完成“一户多宅”、“空心房”和建新未拆旧房屋的清理整治。不断改善生活环境,逐步实现生态优、环境美的目标,让乡村生活更加便捷、更有品质、更加美好。五是推进移风易俗。发挥基层文化事业宣传引导作用,围绕扶贫帮困、和谐邻里、保护环境、革除陋习、关爱留守、文明办酒等文明新风创作一批新时代文艺作品。鼓励各村开展具有特色的文艺晚会和

 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明需求。推动县级以上文明村创建,确保县级文明村创建率 60%以上。

 (六)关注弱势群体,决胜脱贫攻坚。在精准扶贫收官之年务必决胜脱贫攻坚战役,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目标。保障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一超过”落实到位,同时兼顾其他“三类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帮扶引导。推动村级产业扶贫发展,帮助贫困人口提高收入。鼓励和吸引龙头企业吸纳困难群众就业,建立扶贫车间,由被动“输血”变主动“造血”。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把作风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扶真贫真扶贫,以更为扎实、更为过硬的工作作风投入到脱贫战役中去。

 (七)强化制度引领,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一是巩固完善土地制度。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及纠错工作。积极推广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生产托管、股份合作等经营模式,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所有行政村实现“一村一社”全覆盖。二是完善集体经济制度。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规范村民建房制度,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三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服务公司等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着重支持工厂化育供苗、深耕深松、施用有机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作物秸秆还田、仓储烘干等农业生产关键且薄

 弱的环节。

 四、工作保障

 (一)组织领导保障。发挥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的核心地位,再次明确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书记担任,党委副书记、镇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乡村振兴工作党政领导为副组长,其他所有党政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功能。各相关部门都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核心任务来抓,服从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乡村振兴事务方面的决定,按照职能职责,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给,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政策措施保障。根据乡村振兴年度考核目标,各成员单位要定期向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反馈考核要求落实和进展情况。主动认领乡村振兴相关任务,制定政策措施,推动示范点打造特色、抓出实效、突出亮点。

 (三)宣传引导保障。加大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级新闻宣传媒介,全面持续深入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和丰富实践,形成全社会关注乡村振兴、支持乡村振兴、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通过总结提炼,向社会推荐一批涵盖不同区域类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乡村振兴典型模式,

 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乡村振兴发展。

 (四)考核督查保障。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纳入对村绩效考核,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列入重点督查清单,对成员单位、创建单位实行责任清单督查,强化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情况督查落实。

村级乡村振兴规划实施方案

 

 2020 年乡村振兴规划实施方案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目

 录

 一、

 指导思想

 二、

 目

 标任务

 三、

 工作重点

 (一)

 以乡

 村旅游发展为重点,

 建设“ “ 现代旅游 休闲小镇”

 (二)

 以观光旅游休闲为目

 的,

 打造“ “ 两亭” ” ( 三 )

 以生态宜居为关键,

 实施“ “ 六板块” ”

 四、

 保障措施

  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 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 是新时代“三农” 工作的总抓手。

 按照大崇镇乡 村振兴实施方案, 结合大兴村工作实际, 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 风文明、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总要求, 切实提升大兴村乡 村振兴发展质量,

 彰显本村振兴的特色和优势, 充分体现规划的前瞻性、 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全面提升乡 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加快建设美丽乡 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二、

 目

 标任务

 到 2022 年, 乡 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产业布局趋于优化,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 人居环境及住房条件全面改善, 大兴村“现代休闲旅游小镇” 目 标基本实现, 构建一心两轴体系+二个绿化体系+六个战略构想的“1+2+2+6” 休闲旅游体系全面形成。(一心:

 现代旅游小镇休闲中心; 两亭:一个旅游休闲亭, 一个库区观景亭; 两带:

 甘葫路景观带及水库水岸线(825 线)

 景观带; 六板块:

 综合入口 服务板块、 农耕文化体验板块、 水上娱乐板块、绿色果蔬种植板块、 休闲露营度假板块、 商业餐饮配套板块。)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加, 农民收入全面提升。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三、

 工作重点

 (一)

 以乡

 村旅游发展为重点,

 建设“ “ 现代旅游 休闲小镇”。

 大兴村属移民大村, 移民搬迁是挑战, 也是机遇。

 移民搬迁后大兴村 4、 6、 7、 8 社现选择分散后靠安置 151 户 , 526 人。

 为统筹好本村社土地资源,由村社统一审批宅基地, 统一规划设计, 房屋集中统一以打造为目 的。“现代旅游休闲小镇” 必须以个性特色为主导, 考虑旅游休闲住宿餐饮会务等功能。

 同时还将考虑村委会、

 村文化室、 村卫生室、 村幼儿园等公建部分。

 房屋设计将聘请公司编制、 报审、 提供房屋规划方案和施工图设计(包括水、 电、 路、 污水管道等), 房屋图纸选定后将采取“统规自建” 模式进行安置房屋修建。

 计划到 2021 年, 一个集住宿、 商业、餐饮等配套完善的“现代旅游休闲小镇” 基本建成。

 (二)

 以观光旅游休闲为目

 的,

 打造“ “ 两亭” ”。

 一个“旅游休闲亭”, 一个“库区观景亭”。

 争取项目 资金, 在“现代旅游休闲小镇” 中心修建“旅游休闲亭”,方便游客休憩。

 在大兴 5 社(苗梁子)

 修建“库区观景亭”, 供游客观看金沙江白鹤滩库区景观。

 以绿色发展为引领, 强力发展“两带”。

 注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 在甘葫路及水库水岸线(825 线)

 发展绿色景观带, 主要以种植红色三角梅为主, 打造两条“红色” 景观带, 并在景观带边上建设跑步道。

 ( 三 )

 以生态宜居为关 键,

 实施“ “ 六板块” ”

 1.建立综合服务板块。

 以村集体名义创立专业合作社, 建立综合服务板块, 组织本社成员进行农产品的种植, 水产品养殖, 组织收购、 销售社员生产的产品, 组织采购、 供应成员所需的生产资料, 为本社成员提供技术、 信息服务。

 带领社员进行农业开发, 发展特色果蔬、 无公害果蔬, 民宿体验旅游等。

 助推乡村振兴, 发展村集体经济。

 2.发展农耕文化体验板块。

 建立“展览馆→体验区→采摘” 模式, 让游客在农耕文化体验“展览馆”感受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 到“体验

 区” 进行田间劳作, 体验耕作乐趣; 到“采摘园” 采摘、 垂钓、 休憩。计划到 2023 年, 建成农耕文明展览馆 1 个, 垂钓园 1 个、 草莓采摘园 3 个、 瓜蔬采摘园(简易大棚)

 3 个。促进休闲、 娱乐业发展, 拉动饮食、 服务业发展。

 3.水上娱乐板块。

 依托白鹤滩电站库区, 发展新型水上娱乐项目 , 由于金沙江边常年高气温, 非常适合开发水上娱乐项目 。到 2022 年, 计划在雀依河建“清凉一夏” 娱乐项目 , 大力开发利用水上资源。

 4.建设绿色果蔬基地板块。

 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 加强农资质量管理,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 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技术, 推广轻质大棚、 喷滴灌、 频振灯等设施化栽培, 发展有机绿色果蔬, 依托大兴村水资源丰富, 光照充足等特点, 引进公司企业或者合作社, 带动发展优质草莓、 火龙果、 蔬菜等果蔬产业, 发展 3 个以上特色农产品产生产基地, 丰富本地菜篮子工程,提高农民收入。

 5.建设生态鱼等水产养殖基地板块。

 依托雀依河、白鹤滩库区发展水产养殖。

 创新经营模式, 增强发展后劲。

 充分发挥合作社引领带动作用, 以农户 参与为基础, 不断完善生产经营模式, 充分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扩大种植规模, 做大做强水产养殖产业。

 计划到 2021 年, 建成生态鱼养殖水面 30 亩。6.建设畜牧业养殖基地。

 依托荒山资源, 新建养羊家庭农场 3 户 , 计划到 2022 年, 建成家庭农场 10 户 , 年出栏 500 头以上, 建设 500 头规范化

 养殖场 1 个。

 四、

 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成立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 由村支部书记、 村主任任组长, 村移民第一书记、 村副主任任第一副组长, 其他村社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机构, 落实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 明确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

 各村社干部要把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作为核心任务和主要职责来抓, 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 村振兴战略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附文:

 加强党性修养锤炼良好作风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这是对党性与作风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刻诠释。当前,我们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加强党性修养,促进作风养成”显得无比重要。

 一、从学习本领中加强党性修养。学习是领导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工程,也是加强党性修养的内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随时都会对每一

 名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必须加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把学习本领作为领导干部的一种责任、一种追求和一种境界。

 二、从思想观念上加强党性修养。思想观念包括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组织观念、纪律观念等等。党性强,则思想观念就强。一个讲党性的党员领导干部,必定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一个讲党性的党员领导干部,必定是思想上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讲奉献的杰出代表;一个讲党性的党员领导干部,绝不会阳奉阴违、拉帮结派、争权夺利、私欲膨胀。在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多干对社会有益的事,多干对党和人民有利的事。

 三、从责任心上加强党性修养。领导就是责任。勇于负责、敢于负责,是党性强的具体表现。一个讲党性的党员领导干部,绝不会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尽其责,绝不会碰到问题不解决,遇到矛盾绕着走,对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一个讲党性的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事业责任心、社会责任心,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切实履行好一名党员、一名领导干部的应尽责任和义务,才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完成好党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

 。

 四、从事业心上加强党性修养。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面前,能否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经受住来自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享乐思想、安乐思想的冲击,变挑战为机遇,是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强与弱的最现实检验,也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强与弱的最直接的考验。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具备强烈的事业心,才能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开拓进取、共克时限,轰轰烈烈地干出一番新事业,闯出一番新天地。

  五、从道德品行上加强党性修养。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党性决定品行,品行体现党性,而“德”的核心就是党性。政治上的坚定正确和道德上的纯洁高尚,是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在生活上重视小节,在工作上留意细节,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重品行,讲操守,增修养,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总之,新时期的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风养成和提高履职能力、推进工作进度紧密结合起来,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来检验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成效。

推荐访问:实施方案 村级 振兴 乡村 规划